一、淮北煤化工基地发展概况
淮北煤化工基地(原淮北临涣工业园)坐落在市域南部,濉溪县境内,距淮北市区50公里。东临合徐高速,北靠泗许高速,对外公路有202、203、305省道;青芦煤矿铁路专用线从园区穿过,符夹线、青阜线在园区交汇,与京沪线、陇海线相连。周边有浍河、涡河,建设临涣、南坪码头,可通过淮河、洪泽湖直达上海出海口,交通十分便捷。它是振兴皖北的“一号工程”,是全省重点建设的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也是淮北市委、市政府“十二五”重点发展的两个千亿板块之一。
80年代末,随着市郊闸河煤田资源的枯竭,淮矿集团陆续开发临涣矿区,建成了临涣、童亭、五沟、青东、任楼等11对矿井,年开采煤炭2000余万吨。90年代建成连通南部矿区的铁路网,以及对外通道青芦铁路,并建成临涣选煤厂,形成煤炭集中精选和转运基地。2005年,淮矿集团为延长煤炭产业链,实现煤炭转化增值,启动建设了省“861”项目、振兴皖北“一号工程” — 临涣煤焦化项目。
为支持淮矿集团煤焦化项目建设,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市委市政府于2009年12月向省政府申报建设临涣工业园。省政府于2010年3月2日下发了《关于同意筹建安徽淮北临涣工业园的批复》,同意临涣工业园比照省级开发区筹建,标志着安徽淮北临涣工业园的建设工作拉开序幕。同年8月,市委市政府正式组建临涣工业园管委会。2011年2月,淮北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淮北临涣工业园发展的决定》(淮发〔2011〕4号)文件)出台,为淮北临涣工业园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持,淮北临涣工业园发展步伐全面加快。
2011年9月,临涣工业园被安徽省发改委正式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012年3月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安徽淮北临涣工业园煤-焦-化-电-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012年7月,被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确定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12月,省政府加快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同意将临涣工业园作为省化工基地建设,与安庆石油化工、淮南煤化工、定远盐化工基地并驾齐驱,淮北煤化工基地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2015年4月正式更名为《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
基地规划面积14.05平方公里,按照“一园三区”的空间布局,分为临涣片区、百善片区、浍河片区。
临涣片区,规划面积7.7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4.7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投资161亿元,形成“煤、焦、化、电、材”循环生产,下游精细化工共同发展的格局。
浍河片区,规划面积1.53平方公里,作为临涣片区的配套,重点发展临港物流运输业和临港加工业,利用淮河支流浍河四级航道,通航1000吨级货轮,发展水运、铁路和公路的综合运输,并配套建设市场和临港加工业。
百善片区,规划面积4.79平方公里,作为基地综合服务区,培育新兴产业及区域产业承接与转移,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接纳工业园区的就业人口的生活服务,逐步发展为淮北市南部中心区。
几年来,基地管委会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止2015年,基地建成区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建成区面积3.25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8家,总投资已经突破161亿元,形成了煤、焦、化、电、材循环生产,下游精细化工同步发展的格局。企业主要包括:临涣选煤厂,初始设计能力为450万吨,经多次扩建后,现已形成年入洗1600万吨的生产能力;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设计能力为年产440万吨焦炭,联产45万吨甲醇,总投资约50亿元。一期220万吨焦炭联产20万吨甲醇项目于2008年建成投产,二期已于2016年底全面投产;临涣中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60亿元,设计装机容量4×300MW,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本工程选用引进法国ALSTOM公司技术,国内设计制造的单机容量为300MW等级的CFB锅炉。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三期装机容量2×660MW项目正在筹备中;新宇新型建材公司,一期建成年产1.2亿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二期、三期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4亿标块烧结砖、保温砌块陶粒、微珠等新型建材;临涣水务公司供水项目,总投资2.6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处理能力达到8万m3/d,现正常运行;二期工程处理能力15万m3/d已建成;随着8万吨/年粗苯精制、20万吨/年混合芳烃加氢项目建成投产及拟建的煤焦油加工项目等精细化工项目建设,基地已初具规模。2016年,全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7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38.25亿元。亩均投资强度201.02万元,亩均税收26.65万元,万元GDP能耗0.38吨标准煤,是全市唯一一家达到省政府要求标准的开发区。
二、淮北煤化工基地发展优势和目标定位
淮北煤化工基地是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战略平台,发展煤化工循环经济优势凸显、基础厚实,蓄势待发。一是基地产业基础优良。基地循环经济发展初具规模、基础良好。加之基地企业投资主体实力强劲,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行业优势,具有整合本行业和跨行业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做大做强做精煤化工产业是完全有可能的。二是基地要素保障充分。临涣矿区煤炭资源充裕,可采贮量达43.1亿吨,矿区内11对矿井年产能2210万吨,年洗选能力1600万吨。基地用水保障有力,淮矿临涣水务自建89公里的引水管道,实施淮水北调工程,建成日处理工业用水23万吨的供水公司。此外,基地货运物流通畅,发展空间较大,省政府批复规划面积尚有10个平方公里工业用地,6平方公里新城用地尚未开发。三是基地发展前景可观。未来几年,基地四个国内最大的生产企业将满负荷运转,即年产1600万吨的煤炭洗选、年产440万吨的独立焦化、180万千瓦的矸石煤泥发电机组、年消化300万吨矸石年产10亿块标砖的建材企业。3-5年后,淮北煤化工合成材料产业将会取得较大发展,有望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淮北煤化工基地立足园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培育千亿煤化工产业为目标,以建设国家及循环经济园区为重点,统筹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积极探索精细化、特色化、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产业发展之路,按照“五个一流”( 国内产业规模一流、技术含量一流、产业链完整性一流、装备水平一流、绿色循环发展一流)、“五位一体”(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发展路径,力争5—1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煤电化产业集聚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三、内设机构
(一)党政办公室(督查考核办)。负责文秘、机要、保密、档案、机关后勤保障、会议会务工作;负责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工作;负责电子政务、网站及微信公众号运营维护;负责新闻发布工作;负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市长热线的办理工作;负责法治政府建设、扶贫工作;负责各类综合文稿及汇报材料的起草、审核等工作;负责绩效考核、督查督办等工作;受理投资业主投诉及维权,根据投诉事项流转主办职能部门。
(二)党群工作部。负责组织、宣传、统战、外事、工青妇、关工委工作;负责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日常工作;负责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负责意识形态和舆情工作;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工作;负责非公党建工作。
(三)财政金融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负责贯彻执行中央、省市财税政策;负责园区财政预决算的编制、执行与管理;组织财政收入、非税收入;负责项目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承担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负责基地债务金融管理工作;负责实施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负责审计及审计机构管理工作;负责企业上市服务工作;负责机关财务等工作。
(四)经贸发展局(统计局、“四送一服”办公室)。负责基地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编制和实施工作;负责项目的核准备案、管理;负责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分析工作;负责省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重大产业基地考核指标的日常调度及考核工作;负责经济数据统计工作;负责投资与技术改造、监督产业政策执行、协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商贸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工作;负责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指导和协调工业绿色发展工作;负责“四送一服”牵头工作。
(五)投资促进局(企业服务中心)。负责招商引资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制定招商引资工作计划;负责投资项目评估论证;负责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和对外推介活动,开展招商引资业务交流、项目引进;承担招商引资的考核工作;负责协调落实投资项目优惠政策;负责产业项目的推进工作;负责企业诉求代办(带办)及招商引资项目全过程服务工作;负责外贸与外经管理工作。
(六)社会事业发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才用工服务、企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负责综治、信访和维稳工作;负责协调企业农民工工资保障工作;督促企业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负责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和信用监管,承担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许可工作;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承担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业产品及标准化日常监管和服务工作;负责宏观质量管理,组织实施质量振兴工作。
(七)科技创新局。负责基地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组织实施工作;负责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负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人才培训基地等研发机构合作、培育、申报工作;负责科技成果、科技金融、科技奖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技术市场的管理工作;负责产学研合作、科技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建设管理等工作;负责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维护日常监督和服务工作;负责制定并实施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奖补政策,协助企业引进人才。
(八)国土规划局。负责基地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负责基地内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建设用地、建设工程规划管理;负责办理土地报批、征转、供用等相关手续;负责基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监督检查;负责拆违、控违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协调基地内村庄搬迁工作。
(九)公共公用工程建设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案;负责市政设施运行管理、绿化养护、道路交通、管线管廊等公共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负责公共服务价格的指导、协调工作;负责建筑项目安全、日常监督;负责协调基地内供水、供电、供热(暖)、供气、通信等公用工程事宜。
(十)应急管理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负责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织指导协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指导并监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和监督其他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督查、巡查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入驻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确定重点安全生产监管对象;负责综合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安全生产统计分析工作;参与辖区内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工作;统筹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牵头协调编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指导监督企业完成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和备案;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工作,综合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监督工作,监督检查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和锅炉环境保护标准的执行情况;推动应急重点工程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负责日常应急值班;负责智慧安环系统接收、处置,建立完善落实监测预警和灾害报告制度;负责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配合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新闻发布;协助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协助或参与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救援工作;统一协调指挥各类应急专业队伍,联系基地消防大队;完成基地管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十一)生态环境局。负责制定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企业环境保护监管、指导、协调工作,督促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负责协调企业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工作;负责基地污水处理运营监管,保证污水处理正常运营;负责基地内河流水质监管,保证水质达标;监督检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减排及整改等工作;负责基地内大气、固废、土壤等环境监管;参与审查开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负责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协助开展环境保护执法,协助开展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救援工作,配合做好环保事故的新闻发布。
地 址: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韩村镇小湖孜
邮政编码:235000
联系电话:0561-3228007
主办: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管委会 电话:0561-3228007
地址:淮北市相阳路88号 皖ICP备19008448号-1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10062号
网站标识码:3406000036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